谷香千里 李映天山
风过瀚海,拂面而来的不再是XX腹地温润的水汽,而是带着砂砾质感的干燥与辽阔。作为一名XX政工干部,我的双脚已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站立了数年。此刻,2025年的秋意初显,凝望着窗外天山沉静的轮廓,一丝遥远的谷物清香,竟毫无征兆地穿透时空,萦绕在鼻尖,瞬间将我拉回了那个盛夏的故乡。
一、桑梓故里,泥土芬芳的童年牧歌
我的故乡,是XX省XX市一个地图上毫不起眼的小山村,那里民风淳朴,先辈们在新石器时代便在此繁衍生息。童年的记忆,是用泥土、汗水与欢笑编织的画卷,而画卷的底色,便是那片金黄的稻田。
打谷子,是乡间夏末秋初最盛大的庆典。记忆中,大人们将晒得干脆的稻穗在院坝里铺展开来,阳光下,金色的波浪翻涌着丰收的喜悦。爷爷抡起古老的连枷,木槌与稻穗碰撞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嘭嘭”声,那是乡村最质朴的交响。就连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幺姑父,也总想在这场盛典中一试身手,可那连枷在他手里却极不驯服,时常绞在一起,引得我们阵阵欢笑。当谷粒归仓,空旷的稻田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我们赤着脚,在刚刚收割完、还留有水汽的田里发动一场“世界大战”。温热的泥巴在手中揉捏成团,呼啸着飞向“敌人”的阵地,不一会儿,每个人都成了泥塑的兵马俑,只有亮晶晶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泥脸上闪着光。笑声、喊声回荡在田野上空,无拘无束。泥巴仗打累了,便人手一柄小锄头,在田埂边的水沟里“寻宝”——挖鳝鱼。屏息凝神,看准水面冒出的细微气泡,一锄下去,往往能带出一条滑溜溜的惊喜。那份源自土地的馈赠,简单而纯粹。
除了谷香,故乡的夏天还弥漫着果实的清甜。老家山坡上的李子树,是我们夏日里最甜蜜的念想。每年盛夏,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回去,站在树下,踮起脚尖,仰着头,寻找那些被阳光亲吻得最充分的果实。一个个青翠中透着嫩黄的李子,饱满晶莹,光泽诱人。迫不及待咬上一口,那股甘冽、爽脆、清甜的滋味瞬间在口腔中炸开,驱散了所有暑热与烦闷。那不仅是味蕾的满足,更是亲情与乡土交融的滋味,深深刻在成长的年轮里。剥苞谷、挖红苕,这些在成年人看来繁琐的农活,于我们而言,皆是充满趣味的游戏,每一次劳作都让人真切地体悟到“粒粒皆辛苦”的内涵。
二、身在天山,赤诚守护的异乡岁月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当记忆的潮水退去,现实的坐标清晰地指向万里之外的XX。昔日田埂上追逐嬉闹的少年,如今已身着藏蓝,肩负起了守护一方安宁的使命。作为一名XX政工干部,我的工作不像刑警那样直面刀光剑影,也不像交警那样伫立车水马龙。我的“战场”,在朝夕相处的战友们心中。
政工工作,是思想的引领,是心灵的关怀。在繁重艰巨的 WW处突任务面前,我需要敏锐地察觉每一位战友的情绪波动,用真诚的沟通化解他们的压力与困惑。我们需要组织学习,确保队伍的信念如天山雪松般坚定;我们需要深入基层,了解每一位民警家庭的实际困难,在他们需要时给予最温暖的支持。这要求我既要有春风化雨的细腻,又要有磐石不移的坚韧。工作千头万绪,从 D风 LZ建设的监督,到表彰奖励的激励;从组织人事安排,到新闻宣传的正向引导,每一项都旨在激发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确保我们这支队伍能更好地履行维护国家 ZZ安全、社会大局稳定的神圣职责。
生活在这里,面对的是与故乡截然不同的环境。这里有壮丽的风景,也有严酷的自然。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曾是挑战,而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对家人的思念,更是在夜深人静时悄然涌上心头的考验。有时,在处理完一份关于队伍思想动态的分析报告后,我会久久伫立,故乡打谷子的声音、李子的甜香,仿佛就在耳边与舌尖。那份纯粹的快乐,与此刻肩头的责任,构成了我人生的两端。一端是生我养我的故土,另一端是我誓言守护的第二故乡。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