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76:【团队精品】在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青年干部能力提升班上的学习心得体会
2025-08-28 14:21:08 21

image.png

在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青年干部能力提升班上的学习心得体会

非常荣幸能参加由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精心组织的这次青年干部能力提升班。本次培训恰逢全省、全市深入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之际其意义尤为深远。几天的集中学习与研讨,既是一次系统性的理论“充电”,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淬炼”。回首这段宝贵的学习历程,结合我自身在局办公室和 XF接待岗位上的实践,感触最深的是,作为新时代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干部,必须在“精”与“情”的深度融合中,锻造过硬的履职本领。下面,我从个人角度,谈几点不成熟的感悟和反思,以求教于各位领导和同事。

一、以“精”为尺校准专业坐标,在细微处淬炼过硬本领

办公室工作常被视作机关运转的“后勤部”,繁杂琐碎,不易显功。然而,本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岗位,恰恰是检验干部专业素养和执行力的最佳试金石。省市“干部素质提升年”明确提出要着力破解“不作为、不善为”等问题而破解的根本之道,便在于一个“精”字。

“精”首先体现在流程的精准设计与执行。过去,我理解的办公室工作是“上传下达、保障运转”。通过学习,我意识到这远远不够。每一份文件的流转、每一次会议的筹备、每一项督办任务的跟进,背后都应有一套闭环、高效、零差错的标准化流程。这要求在处理任何事务前,都必须对性质、要求、时限、责任主体有清晰的界定,在脑海中构建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事经我手无差错,文由我发必合规”,以流程的精细化,有效提升机关的运转效能。

“精”更体现在信息的精准提炼与转化。办公室是信息汇聚的中枢,但原始信息不等于决策依据。如何从海量的数据、零散的案例和基层反馈中,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提炼出有价值、有深度、能服务于领导科学决策的“金点子”,是参谋助手的核心能力。这需要主动下沉调研,与业务一线的同志们深入交流,挖掘问题背后的深层逻辑,将“信息流”精准加工为“决策流”。这种信息的深度加工能力,正是此次能力提升班反复强调的青年干部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培训中的考核评价机制也让我对“精”有了新的理解。据了解,许多能力提升项目都建立了包含日常考核、综合测评在内的量化考核体系,并将结果作为干部培养和使用的重要参考。这启示我,日常工作中的每一处“精”,不仅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在为自己的“成长档案”增添有分量的记录,这种压力与动力并存的机制,将持续激励我在专业上精益求精。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开通VIP会员或者单篇付费下载!)

温馨提示:VIP用户可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查看会员权益说明>>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点击下载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