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车辆服务中心2025年油料监督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车辆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关于精益化管理的各项部署要求,以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为核心目标,持续深化油料全链条监督管理。中心紧紧围绕“抓好四个源头,把好四道关口”的核心管理思路,将油料管理的精细化要求融入日常运营、固化为常态机制,通过构建严密的制度防线、技术防线与责任防线,推动油料管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一、抓实思想源头把好员工廉洁教育关
油料管理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作风建设与廉洁从业的关键领域。中心深刻认识到,一切管理的漏洞最终都源于思想认识的松懈。为此,中心坚持将思想建设作为油料管理的根本源头来抓,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员工廉洁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首先,强化理论武装与 D性教育。中心通过发挥 D员在专业线条上的先锋模范督导作用,将 D纪 XXJY与油料管理业务深度融合。定期组织油料管理、驾驶等关键岗位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公司纪律规定以及典型警示案例,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观。通过开展专题廉洁 D课、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等形式,明确岗位职责中的廉洁风险点,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油料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其次,培育廉洁文化与职业操守。中心致力于营造“人人思廉、事事讲廉”的文化氛围,通过建立廉洁文化宣传栏、开展岗位风险自查等活动,使廉洁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种从思想根源上进行引导和约束的方式,有效杜绝了主观因素导致的“跑冒滴漏”现象,为各项管理措施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抓严过程监督把好油料审核关
油料从采购到消耗的全过程涉及环节多、链条长,是监督管理的重点与难点。中心坚持过程导向,将监督的触角延伸至油料流转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通过严谨的程序设计与严格的审核把关,实现对油料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
第一,强化油料入库环节的精准审核。油料接卸是数量管控的第一个关口。中心严格执行油料入库验收制度,由支部专业线条的 D员同志带头督导接卸全过程,确保计量精准、手续完备。针对在途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损耗,中心建立了严格的追溯与索赔机制,对接卸环节发现的超耗车辆做到有据可查、应赔尽赔。截至今年8月,中心已成功通过接卸环节管理,累计向承运单位索赔油品2.3万余升,挽回经济损失19万余元,有效维护了公司的经济利益。
第二,强化在途运输环节的动态监管。为杜绝运输过程中的偷盗油料行为,中心建立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监督模式。线上,利用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及GPS定位系统,对承运车辆的行驶轨迹、停留时间等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对偏离预设路线、异常长时间停留等情况进行即时预警。线下,组织管理人员成立专项检查小组,不定期、不定点地对在途承运车辆进行突击抽查,核对铅封、油量等关键信息。截至8月,中心累计开展运输车辆检查236车次,查出各类问题146条,并依据管理规定对相关承运单位的车辆及人员问题处以合计3.47万元的处罚,极大地规范了油品承运环节的管理秩序。
第三,强化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数据审核。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与数据准确性。在加油站及内部油库管理中,关键交接班数据,如油罐库存、加油机泵码等,均采用系统强制取数的方式,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对于必须手工录入的数据,则设定了严格的线上审核审批流程。同时,中心督促下辖各用油单位定期开展液位仪与手工计量的比对工作,确保系统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后续的消耗分析与异常排查提供可靠依据。
三、抓准定额标准把好油料定额关
科学合理的油料消耗定额是衡量油料使用效率、评价驾驶行为、控制运营成本的核心标尺。中心摒弃了过去“一刀切”或依赖经验估算的粗放式定额管理方法,转向基于数据分析的精细化、动态化定额标准体系建设。
首先,科学构建多维度定额模型。 ZXZ织技术人员,综合考虑车辆的技术性能、运行环境以及作业任务性质等多种因素,通过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统计分析,为每一台车辆、每一条常规线路制定差异化的百公里油耗标准。这种基于实测与分析计算的定额制定方法,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执行性。
其次,实施定额标准的动态调整。油料定额并非一成不变。中心建立了定额标准定期评审与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车况变化、路况改善、季节更替等实际情况,每半年对油耗定额进行一次评估与优化,使其始终贴近实际运行状况。
最后,将定额管理与绩效考核深度挂钩。中心将单车油耗定额的执行情况作为驾驶员及车辆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节约有奖,超耗受罚”的明确奖惩机制,有效激发了全体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引导驾驶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主动寻求节油降耗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在全中心范围内形成了“比节油、降成本”的良好风气。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