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台风“XX”防御工作及应急体系建设的情况报告
2025年8月13日,本年度第XX号台风“XX”逼近我市沿海地区,全市进入高度戒备状态。面对来势汹汹的台风,全市各级单位闻风而动、迅速响应,通过科学精准的研判和扎实有效的防御措施,成功抵御了此次台风的正面冲击,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系统总结本次防御工作的实践经验,评估我市现有应急体系的效能,并为未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特撰写本报告。
一、台风“XX”防御工作实战部署与核心举措
本次台风“XX”具有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风雨强度大的特点,对我市构成严重威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前作出全面部署。以XX区为例,其应对工作充分体现了我市防御体系的快速反应能力与高度组织性。
8月13日,在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我市的关键时期,XX区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迅速召开全区防御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对各项防御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议的核心指令清晰明确,直指要害:
第一,坚决彻底转移安置涉险群众。会议强调,必须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置于首位,严格遵循“应转尽转、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针对居住在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沿海危险区域、简易工棚及危旧房屋内的群众,各镇(街道)及村(社区)组织力量,果断采取措施,提前进行安全转移,并妥善安排临时安置点,确保转移人员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临时安全住处。
第二,全面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络。区三防指挥部要求各地各部门立即对辖区内的风险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排查重点覆盖中小河流堤防、各类水库的泄洪安全、山体滑坡易发点、农村自建房安全以及城乡易涝点等关键领域。通过加密巡查频次,对发现的隐患建立台账,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则设立警示标识,并安排专人24小时盯防,确保险情一旦出现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
第三,全面压实三防工作纪律与责任。会议严肃重申了三防工作纪律,要求各级单位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值守制度。各级指挥部加强与气象、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协商研判,实时共享信息,确保预警及时、调度精准、指令畅通、落实到位。这种高效的指挥调度体系是本次防御工作得以有序、有力、有效开展的根本保障。
二、我市防台风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与运行机制
本次成功防御台风“XX”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我市多年来持续建设和完善的、以《XX市XX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XX区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文件为核心的应急预案体系在发挥关键作用。该体系具备以下显著特征:
(一)科学的组织指挥架构
我市构建了以市、区(县)三防指挥部为核心的统一指挥体系。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成员单位涵盖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气象、住建、交通、 GA、教育、卫健以及电力、通信等关键部门。这种架构确保了跨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在应急响应期间,指挥部办公室作为中枢机构,负责信息的汇总、分析与传递,并根据指挥部决策下达行动指令。各成员单位则依据预案规定的职责,各司其职、协同联动,形成防灾合力。
(二)精准的预警响应机制
预案体系明确了与气象预警信号相挂钩的四级应急响应机制。当气象部门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即预示着12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时,指挥部将启动最高级别的I级应急响应。在此级别下,预案规定了包括但不限于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动员措施,并要求开放所有应急避难场所,确保社会面风险降至最低。这种分级响应机制,使得防御行动的强度与灾害的严重程度相匹配,避免了资源浪费和响应不足。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